站群系统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江苏苏州王锡爵:良由世泽 诗书传家
时间:2016-08-22 00:00:00  浏览:0次  来源: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作者:纪检监察室
恢复窄屏

 

 

王锡爵画像

王锡爵(1534-1611),字元驭,号荆石,谥文肃,明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苏州太仓市)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会元、榜眼,授编修。此后,先后担任国子监祭酒、詹事府詹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万历十二年(1584年),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为次辅。万历二十年(1592年),入阁为首辅,又拜吏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致仕还乡。

王锡爵从政三十余载,功业卓著,尤其是领导万历二十一年的中原特大水灾的赈灾工作,连上数疏、减免赋税、率官捐俸,在他的强烈呼吁和积极有效领导下,数以百万计灾民被挽救,深受百姓爱戴。

王锡爵后代人才辈出。王锡爵之子王衡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参加会试,以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榜眼),人称“父子榜眼”;王锡爵的孙子王时敏是一代大画家,开创娄东画派,是享誉海内外的“四王画”(“四王”是清初画坛的一个绘画流派,包括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人)领衔人物;王锡爵的曾孙王掞在清代官至大学士,因此王家有“祖孙宰相”、“两世鼎甲”的美誉。

王锡爵故居

王氏宗祠

王锡爵故居位于苏州太仓市城厢镇新华东路60号,始建于明代万历年,现存门楼一座与王氏宗祠三进,门楼面阔五间,门厅左右为上下二层。因王锡爵之孙王时敏、王时敏之孙王原祁都是名闻海内外的娄东画派“四王”中的代表人物,此建筑也是娄东画派创始人的出生地。

故居还内设有太仓历代碑廊,保存有元代赵孟頫书法石刻、王锡爵遗作等,陈列着“四王”雕像,系统地展示了“大明首辅”王锡爵的为官经历和家风传统。

王氏家训

王锡爵出仕三十余年间,始终坚持以很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自忖“不欺天,不害人,不贪财,不怙宠”、“平生不私一介,不害一人”。明朝文学家沈德符评价王锡爵“以予所知,持身之洁、嫉恶之严,无如王太仓相公(即王锡爵)”。

王锡爵不仅严于律己,对待家中子侄亦严格要求。王锡爵孙王时敏尝忆祖父教诲,云:“自幼侍祖父之侧,每闻绪言,士大夫居乡,以早完国课、勤行善事为第一义。余戢之于心,藉寐弗忘”。故而作《家训》一篇,将祖父王锡爵的家风家训教诲传承深化,编写成册,以垂后世。《家训》分为“孝友敦睦”“省察功过”“和睦乡闾”“克己退让”“早完国课”五款,教导家族子弟务存宽厚、勿萌邪曲、培养元气、和睦乡间。

●视频脚本

苏州太仓王锡爵:良由世泽 忠孝传家

【片头:“江南丝竹”演出】

这段“江南丝竹”的曲名叫《牡丹亭》,400多年前的一天,在这间不大的院落里进行着一次演出,其中一位观众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王锡爵。作为苏州太仓人的骄傲,“江南丝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一代名相出现在同一场合,在太仓确实并不多见。

自古以来,太仓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因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故而得名,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誉。太仓,物华天宝、人才辈出,一代名相王锡爵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锡爵,字元驭,号荆石,谥文肃,明朝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嘉靖四十一年,中会元、榜眼,授编修。此后,先后担任国子监祭酒、詹事府詹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万历二十年,入阁为首辅,拜吏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

这天早上,太仓的新东街和往常一样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而街道一旁的宰辅宅第却显得那样宁静和幽远,它仿佛在这闹中取静之处,默默地向人讲述那段“时怀明德、忠孝两全”的故事。

王锡爵故居讲解员 张晨:

大家好,欢迎参观宰辅宅第!根据王氏谱牒记载,王锡爵的祖先在元代时期因避战乱而南下,其中一支迁徙到今天的太仓,由此王氏家族便扎根于此,开枝散叶。

王锡爵故居属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现存门楼一座与宗祠三进。走进这间不大的院落,逝者如斯,流年似水,推开那扇陈旧的门扉,涌入的是一段段故事的跌宕与传奇,一个个人物的命运与悲喜;凭栏倚望,每一段历史都是一段真实而精彩的过往,凝聚了几番江山风雨,汇集了多少苦乐人生。

王锡爵入仕30余年,叱咤风云,名垂青史。他的后代更是人才辈出,涌现出了一大批进士、举人、诗人及书画家。因其子王衡亦是榜眼,人称“父子榜眼”;其曾孙王掞官至清代大学士,故而又享有“祖孙宰相”、“两世鼎甲”的美誉。

王氏家族何以能立足长久、人才鼎盛呢?这与其优良的家风、严明的家训是密不可分的。

苏州太仓市作协主席、文史学者 凌鼎年:

“家之兴替,在礼义,不在贫富贵贱……孝友敦睦为首务”,这是《王氏家训》当中的中心思想。它的意思是说:一个家族的兴衰,他的品德和礼仪是最重要的,而财富、地位、权力是次要的,对老人要孝顺、对平辈要友善、对乡邻要和睦,这是家风当中一个精髓的部分。

王锡爵从小就坚持以很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为官30余年始终秉持“不欺天、不害人、不贪财、不怙宠”的高风亮节。明朝文学家沈德符就曾评价道:“以予所知,持身之洁、嫉恶之严,无如王太仓相公。”

高琪是太仓本地的一位文化研究专家。他曾历经多年,对王锡爵及其家族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先后著成《王锡爵传》和《王锡爵家族》这两本书。在《王锡爵传》里,他小时候经历的一件事情就特别耐人寻味。

苏州太仓市名人馆副馆长、《王锡爵传》作者 高琪:

有一次,王锡爵家族的族兄弟为了争夺家产互相争吵。其中一人,为了让王锡爵的父亲王梦祥偏袒于他,便拿了一锭白银,塞到王锡爵的衣袖里面,请他转交其父。王锡爵拒绝了,说:“怎么可以拿这个来玷污我呢。”后人对此评价说:“其狷介、廉洁之性,自孩童时已如此。”

王锡爵小小年纪,就形成了轻货利、好读书的优异品格,这实与其父母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他三、四岁时,父亲王梦祥考入南京国子监学习,王锡爵和母亲吴氏也一同去了南京。

苏州太仓市作协主席、文史学者 凌鼎年:

王梦祥他在读书期间,经常带领着他的儿子王锡爵到明朝初年所建的忠烈庙、功臣庙去瞻仰,给他讲一些相关的故事,激发他长大以后,要建大功、立大业。

母亲吴氏出生名门,贤淑端庄,勤俭持家,她经常教育王锡爵从小就要养成节俭勤奋的好品质。

苏州太仓市作协主席、文史学者 凌鼎年:

王锡爵在十三岁那年,要到州学去上学,但是他没有合适的鞋子,他的母亲吴氏就给他做了一双土布的袜子,穿上他父亲的旧靴子去上学。作为富甲一方的王氏家族,做一双鞋子,应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他的父母没有这样做,实际上作为父母也算是用心良苦。

后来,王锡爵在京城里做了大官,吴夫人则一直叮嘱他“慎毋外索”,教育他不做贪官,不要索取不义之财,做人做事一定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王氏家族第十四代后人 王绍樑:

先祖王锡爵呢,他在30多年的仕宦生涯中,始终是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的,他护持善类,不拉帮结派。

王绍樑是王氏家族第十四代孙。在他看来,先祖不畏权贵、济世救民的胸襟最令他敬佩。

万历二十一年五月,河南、鲁南、安徽等地连降大雨,洪水泛滥,造成当地粮食绝收,庐舍荡然,大批灾民因饥病死亡。王锡爵为此忧心如焚,他连上数疏,请求朝廷减赋,并筹措了数额巨大的赈灾钱粮派发灾区。此外,他还带头率百官捐献数月官俸赈灾。

苏州太仓市名人馆副馆长、《王锡爵传》作者 高琪:

根据当时《救荒图说》的统计,正是在王锡爵的奔走领导下,安徽等地中原灾区最终幸运地渡过这次劫难,受到朝廷赈济的灾民,就是有赈粥、赈银的,达到上千万人。

王锡爵还曾主张:锐意思治,勤政宽仁,协和上下,整顿吏治,肃清政风,改善民生,使天下得以大治,万民得以安身。

【童声诵读】陵谷虽变迁,不改旧门第。良由世泽长,忠孝传家绪。文肃昔当国,名在日月际。盛德被桑梓,迄今颂仁惠。

这首诗是由王锡爵曾孙、清初画家王撰所作,字里行间早已把先辈留下的良好家风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了。

王氏家族第十四代后人 王绍樑:

我们的先祖王锡爵,他一生功在天下,惠泽家乡,并且以“忠孝传家”来教育我们子孙后代,因此我们这个家族才能够在社会、历史的演变中间长盛不衰。

作为书香门第,王氏家族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为何能诗文书画代代相传、代有才俊呢?这一切得归功于王锡爵对子孙要求极为严格,他不仅言传身教,还聘请名师大家亲临辅导。

300多年前,在太仓诞生了一个在中国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画派,这个画派对清代画坛乃至今天都影响深远。这就是以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为核心的“娄东画派”。这其中的代表人物王时敏就是王锡爵的孙子。

“四王”人物雕像

苏州太仓市博物馆原馆长、国家二级美术师 赵炎:

王时敏师从董其昌,他的山水画立意、布局、运笔、色彩、线条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深厚的笔墨功夫。“娄东画派”重视笔墨的趣味和美感,在作品中表现出平淡天真、超逸萧散的文人画审美特征。

在当代,王氏后人更是遍布国内外,涉及各个行业。这也许跟王锡爵当年“老地皮不能生发”的古训有关,他一直鼓励后人外出闯荡、志在四方。

苏州太仓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邹洪凯:

我们太仓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之乡,底蕴深厚、名流辈出,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娄东文化和“奉先思孝、诚信行事”的好家风好家训。

王锡爵辞官归隐后,回到了太仓的老家,就在这座老宅内留下了他人生中最后的足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名相的身影早已淡出了历史的视线,但他齐家治国的谆谆教诲却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至今还回响在太仓的大街和小巷。

●《王氏家训》摘编

孝友敦睦

家之兴替,在礼义,不在富贵。所谓礼义者,其类多端①,而孝友敦睦②为首务。循行之,则虽贫贱为兴;反是,则虽荣盛为替。

——摘自《王氏家训》

【注释】

①多端:端,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多端,指多种多样。

②敦睦:敦,厚道,诚朴宽厚。敦睦,指亲善和睦。

【译文】

一个家族的兴衰,主要在于重视和践行礼仪,而不在于富裕和高贵。所谓礼义,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孝顺亲友、和睦乡邻是第一位的。只要遵照践行,即使一时贫贱,也终将兴盛;反之,即使一时荣盛,也终将衰败。

省察功过

每日惟以善、恶两端,事事检点①,刻刻循省②。自然邪念少,而正念多。

——摘自《王氏家训》

【注释】

①检点:审慎、仔细的检查、盘点。

②循省:检查,省察。

【译文】

每天都要从善、恶两个方面,来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进行自我反思、审查。时间长了,习惯就成了自然,头脑中的邪恶念头就会越来越少,正直善良的念头就会增多。

和睦乡闾

凡生同土壤,周旋累世者,非系戚党①,即属交游。或其子孙衰替,久断往还,或市井谋生,衣冠路隔②,而其始未尝不情联故旧,谊洽③比邻。

——摘自《王氏家训》

【注释】

①戚党:亲友、同乡。

②路隔:道路隔断。

③谊洽:情谊谐和。

【译文】

凡是与我们共同出生在这一块土地,且世代交往的人,不是亲友就是同乡。可能他们的后代有的事业衰败,有的与我们中断往来,有的在街市谋生,有的不再读书仕宦。但是,我们还是要用当初的情谊,像老朋友、好邻居一样来对待他们。

克己退让

吾家素守先世家法,严戢①僮奴,凡家人与外人争殴者,但有只字相闻,不问曲直,立行笞责②,故人知戒惧,生事者少。此行之数十年如一日,里中所共悉③也。

——摘自《王氏家训》

【注释】

①戢(jí):收敛,约束。

②笞责:责打,训斥。

③共悉:悉,详尽地知道、了解。共悉,指共同知道、了解。

【译文】

我家一向遵守先代家法,严格约束家人和奴仆,只要是家人与外人之间产生争吵斗殴的,一律不问是非对错,先行训斥家人,因此家人知道戒惧,很少在外面惹是生非。这一规矩实行了几十年,始终如一,不曾改变,乡人也都知道。

早完国课

士大夫居乡,以早完国课①为第一义,诚为至言②。有田供赋,固臣民通义,毋容逋缓③。

——摘自《王氏家训》

【注释】

①早完国课:及早缴完国家的赋税。

②至言:富有哲理而合情合理的话。

③逋(bū)缓:逋,拖欠。逋缓,拖欠迟缓。

【译文】

作为乡绅、大夫在故乡生活,应该把及早缴完国家的赋税作为最重要的事情,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况且拥有田地,向国家缴纳赋税,是应尽的责任,我们决不能拖欠迟缓。

南园(王锡爵晚年归隐处)

●专家观点

高琪: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

王锡爵家族是太仓地区著名的文化家族,历代才人辈出,涌现了一大批进士、举人、学者、诗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音乐家、戏曲家等,几百年来在我国政治、经济、文艺、学术、科技等诸多领域做出过贡献。

清代著名的“娄东画派”就是由王锡爵家族的成员王时敏、王原祁等人开创、发展和传承的,他们引领了近三百年的清代画坛。此外,王锡爵的各代后裔在诗歌、书法、戏曲等艺术门类的创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对于太仓王锡爵家族的人才之盛,清代诗人、学者沈德潜和杨钟义等曾有评论称:太仓太原王氏昆季多才,不啻过江王谢;江以南望族,以太仓王氏为首。

王锡爵家族为何能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诗文书画代代相传、经久不衰、代有才俊呢?

对这一问题,王锡爵曾孙、清初诗人、画家王撰曾在其长诗《丁酉初夏雨夜偶成》中指出,家族师长先辈的言传身教等家风家训在家族传承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诗云:“江南宰相家,屈指尽衰替。近者渐凌夷,远者几覆坠。我家垂百年,仅为贫所累。陵谷虽变迁,不改旧门第。良由世泽长,忠孝传家绪。文肃昔当国,名在日月际。盛德被桑梓,迄今颂仁惠。”他称颂其家族之所以繁衍兴盛,就在于王锡爵一生功在天下、惠泽家乡,并以“忠孝传家”,注重教育子孙。

王锡爵十分重视教育,曾请来名士陈继儒,作为儿子王衡的师友,一起读书治学,这对于王衡的才学、见识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他还邀请董其昌辅导孙子王时敏学画,最终使王时敏成为一代画坛领袖,并开创了“娄东画派”。王锡爵对王衡、王时敏的悉心培养,奠定了王氏家族“诗文书画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传基因。

除了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教导指点外,王锡爵更注重对子孙思想道德的家风家训教育,他要求子孙勤于学习,勤行善事,早完国税,严格约束家人等等。

王衡少年时,曾因偶尔一次出席朋友的晚宴而较晚回家,王锡爵夫妇将其拦阻在大门口,以示惩戒,王衡深受教育,因而发奋读书,最终蟾宫折桂,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和诗人。

王时敏也曾回忆祖父当年对他的教导云:“自幼侍祖父之侧,每闻绪言,士大夫居乡,以早完国课、勤行善事为第一义。余戢之于心,寤寐弗忘”;又云:“吾家素守先世家法,严戢憧奴,凡家人与外人争殴者,但有只字相闻,不问曲直,立行笞责,故人知戒惧,生事者少。此行之数十年如一日,里中所共悉也。”

为了更好地教育引导王锡爵家族的子孙后代,王时敏于清初将各代祖先、祖父王锡爵的家风家训传承深化,编写成了文字《王氏家训》,垂训后世。

家风家训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教育规范,是家庭、社会道德传承和教育的重要载体。王锡爵家族的优良家风家训,为其家族的崛起成长、繁衍发展、传承光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其价值与意义值得今人加以重视和借鉴。这正如王时敏后裔王宝仁在为王时敏家训作跋时所评价的:“(家训)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们也可以从其中找到闪光之处,来推动和促进今天的家庭和社会道德教育。(《

  • 电话:0086-29-86119111
  • 地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A1区开元路2号
  • 邮箱:sxrqjt@163.com
  • 邮编:710016
Copyright © 2011 Shaanxi Gas Group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陕ICP备11014167号-1陕公网安备 61019102000282号 能源监管热线:12398